社会调研 | 2025级社会工作研究生前往 江西省残疾人综合托养服务中心调研学习

发布日期:2025-11-11    浏览次数:

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特殊群体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强化校社协同育人机制,11月5日,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赴江西省残疾人综合托养服务中心开展调研学习,与中心业务科室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本次调研由社会学工作专业副教授周林根老师带队,2025级全体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

师生一行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地参观了服务中心的功能区域。从托养住宿楼的男女分层居住管理、24小时值班照料体系,到康复楼内的感统训练室、心理疗愈空间及手工室、烘焙工坊,师生们详细了解了中心为智力、精神及肢体残疾群体提供的个性化康复服务;随后走进农疗种植区,直观感受“劳动康复”理念的实践落地;在爱心义卖展示区,师生们驻足观看钻石画、非遗发簪等手工艺品,聆听工作人员介绍服务对象通过手工制作实现价值变现的案例,深刻体会中心“在康复中体现价值”的服务宗旨。

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和中心工作人员在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中心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了机构概况: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残疾人托养机构,中心以“示范引领、业务指导、培训基地、科学研究”为定位,目前托养就业年龄段残疾人,通过19门情景化课程及农疗、义卖、体育培训等特色项目,助力特殊群体提升能力、融入社会。随后,中心4位一线教师分享典型服务案例——智力二级残疾对象通过“兴趣引导+渐进融入”适应集体生活,到脑瘫患者在小组互助中逐步改善身体功能,生动展现了专业服务对特殊群体的赋能成效。

会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与中心工作人员展开交流研讨。同学们结合调研所见与专业所学,踊跃提问;工作人员则联系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倾囊相授。双方围绕中心运行机制、困境儿童个性化服务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将继续加强社会实践,探索校社联动促进社区治理的新路径,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交大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图文来源:李思语

一审一校:周林根

二审二校:孔柠檬

三审三校:刘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