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改革|“双师同堂”协同育人 共画学生成长“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4-12-14    浏览次数: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探索“双师同堂”思政课教学模式,用好用活校内外资源,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月7日下午,学院教师张静与图书馆馆长、孔目湖书院院长石初军,在教36栋101室为2022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堂题为《“第二个结合”何以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 “双师同堂”示范课。

两位教师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专业特长,采用双师对话、问题探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从“思想解放的内涵”“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几个问题切入,层层剖析“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理解百年党史中“思想解放”的历史,明晰坚持“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双师”共上一堂思政课,打破了“一堂课一教师一人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双师”前后交替讲授、有呼有应、默契联动,有效回应了学生的现实困惑,激发了学生的课堂活力,带给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一样的获得感。

同学们纷纷表示,两位老师结合案例和学生熟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解答了学生的困惑,通过课堂学习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自哪里,“特”在哪里,“指向”哪里,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堂有料又有趣的思政课,让他们收获颇丰。

图文来源:吴志刚

一审一校:李   曦

二审二校:孔柠檬

三审三校:刘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