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知行脱节、教育方法相对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力以及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近年来,济南大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突破,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接力探索,构建了“三全六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办法。
济南大学在推动各类资源协调、有序组合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空间和运行质量。以整体教育观为指导,结合大学生成长实际,济南大学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改革、学校管理进行深度结合,提出了“三全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三全”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居于模式核心地位,统领模式运行。“六结合”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生涯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行为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途径。构建“三全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以人为轴心、以空间资源为面、以时间成长为线的立体化复合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构建“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设置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以大学生成长为主线,构建了各类课程之间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统一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比如,专业教育课形成了一个“梯级课程”体系,以体现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式与特色;通识教育课形成了由公共基础课和通选课组成的“树状课程”体系,包括一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六大“模块化课程域”;生涯教育课则形成了“核心+多元”课程体系,包括知识技能课、思想教育课、文化素养课、社会认知课、生涯探索课、生涯心理课等核心课程,以及以生涯教育为目标的多元隐性课程。同时,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搭建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之间“三位一体”的联动课程平台。
构建“PCS”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学校构建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practice teaching)、社团活动(community activities)和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主要做法是,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构建“课堂讨论+阅读经典+音像学堂+情感体验”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批分类推进“特色立团”建设,引导社团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统筹构建四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养成型社会实践、服务型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发展型社会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型社会实践,使社会实践从“主题式”向“主题与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构建“TBI”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按照整体教育原则,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学管理(teaching management)、行为管理(behavior management)和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组成的柔性管理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实行弹性学制,将本科教育4年固定学制变为3-8年弹性学制,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扩大教师示范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对学生日常行为实行“合约式”、模块化管理,实现职能型管理方式向项目型管理方式转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影响体系;运行“虚拟社区+学工在线+网络课程+网络服务”的信息管理体系,开辟微信、微博、QQ、飞信等新的思想教育方式,建立校园GIS、数字化超市、心理咨询等系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建设“两大平台”,保障“三全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一是信息技术平台,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调配与共享,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二是管理平台,主要是形成一个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领导、教务处管理协调、各学院联合办公的“三全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平台与框架。
(范跃进 作者系济南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