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暑期集体备课会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8-30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5日至29日成功举办了为期5天的暑期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

在8月25日的开幕式中,学院院长张剑锋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思政课是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任务的课程,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锚定方向,把准“方向盘”,牢牢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二是要激活“动力源”,积极强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借鉴人工智能、慕课建设等新技术新方法;三是要打好“组合拳”,通过跨教研室研讨、跨校交流等形式,营造协同共进的育人氛围;四是要筑牢“压舱石”,思政课教学要严守纪律,严格落实教学规范,守住教学安全底线。

此次备课会涵盖专家讲座、示范教学、集体研讨和青年教师教学创新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培训

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专项环节中,华东交通大学胡文华围绕教学小结中的达成度完善问题展开拆解,结合教学规范与育人目标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优化教学反馈提供具体思路;清华大学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江西省区负责人欧阳倩玲分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赋能路径,展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前沿方向;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陈晓江则聚焦教学规范与要求提升,为教师规范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实践参考。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与会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在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环节,参赛教师们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将前沿学术成果与课程核心内容深度融合。评委团在点评中指出,全体参赛教师均展现出清晰的教学逻辑、鲜明的教学特色与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创新点突出且贴合实际教学需求;同时评委鼓励青年教师要持续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精进专业技能,以更优质的教学成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教研室研讨与磨课

在后续的集体备课阶段,各教研室开展了深入研讨与磨课。各小组在教研室主任的主持下,充分融入暑期备课会学习成果,反复打磨教学课件、文稿和教学设计,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8月29日下午,集体备课会闭幕式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颁奖仪式在北区图书馆210举行。会上,各分管副院长对暑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开学新学期工作进行部署,院党委书记陈和金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高效完成了既定的研讨任务,更搭建了教师深度交流、协同共进的平台,为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他强调,要以此次备课会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对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探索,切实将备课成果转化为课堂实效,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经过五天的集中备课和研讨,学院教师不仅顺利完成各项备课任务,还不断开拓了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大家一致表示,此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来源:鄢佳雨、孔柠檬

一审一校:李    曦

二审二校:孔柠檬

三审三校:刘晓伟